找回密码

晃无疾:我国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与答案

我们国家西部的酒非常不错,比如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葡萄酒,和国际上的大品牌相比毫不逊色,但是我们一些人崇洋媚外,同样的东西买外国的,汽车买外国的,民航吃机儿乎全是外国的,买衣服买包都要外国的。

晃无疾:北京农学院教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秘书长

1

一、近几年,中国各地发展葡萄的积极性很高,但也存在农民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引导、不了解市场等各种原因,一部分农民并不增收,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晃无疾教授说,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缺乏宏观调控和科学引导,实际上2008年专家就严肃指出,“葡萄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实际需求,严格控制发展规模,要以质量、安全、品牌、产后处理为主,不能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我们现在发展果业,积极有余、冷静不足。从今年果品价格下滑的现象上看.好像是市场销售不畅所致,而实际上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宏观整体调控,盲目扩大栽培面积。比如果业,现在我们国家果树总面积已经达到15亿亩 ,葡萄也达到约1 200万亩,产销已基本平衡。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不要再盲目发展。但由于农民种粮食不挣钱,一亩土地产1 000 kg粮食也就能卖2 000多元,加上国家各种补贴,收入也就2 300多元;而如果外出打工一天能挣100元的话,20几天就把一年的钱挣了。所以粮贱伤农是农业上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国家反复强调要重视农业,但现在有多少农民有积极性搞农业,相当一部分农民现在盼的就是卖地、进城打工。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必须重视。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是第一重要的大事,假如我们国家的粮食供应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个问题将来很可怕。现在农村留守的多是老头、老太婆、妇女、孩子,农村中一个中青年人来城市当保安一个月工资2 000多元,打扫卫生一个月2 000元,这比种粮食收入高多了。怎么样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呢?我们只能想办法扶持农民搞高效益、高质量的精品农业、高效农业,让农民感到比在城里打工强,这样农民就自然而然地留在农村了。

晃教授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计划,政府要对整个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现在一切让市场说了算,政府都不掌握市场,农民怎么可能知道市场?结果是造成盲目发展。2008年,我们就提出要控制葡萄发展规模,要以质量为主,但是光靠我们说有什么用呢?农民就认为市场上能卖,但是不知道等他种出来以后市场上还能不能卖。我们现在全国人均GDP约5 000美元,但人均水果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目前苹果、柑桔都过剩,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人均一年有55—60 kg水果就基本够用了,但是我们现在已达到70 kg多。现在我们的果品是过剩的,说确切一点是结构性过剩,虽然现在果品产量大,但真正优质果品占的比例少,“大路货”占得很多。葡萄产业也严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讲种葡萄能致富,而实际上全国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掌握种植技术.盲目跟风.结果是种葡萄赔本.再加上假苗、伪劣生产资料、自然灾害等原因,种葡萄赔本的农民不在少数。

二、谈如何提高葡萄果品品质

晃教授说,农民不是不愿意搞优质生产,实际上,在政府引导下,近年来农民也增强了生产优质葡萄的意识。但是在市场上,优质果品不一定能卖个好价,这是农民最伤心的问题。晃教授提到,农民反映“别人种得没我好,但比我卖的(钱)还多”。在这一方面,地方政府引导、支持发展优质果品生产和销售是很关键的保证措施。新疆叶鲁番地区制定具体措施、设立专门基金、专门扶持优质葡萄生产,为优质葡萄开拓流通销售渠道,大力支持农民发展优质葡萄生产的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和参照。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喊的多,具体措施少,产品销售困难,农民只得受收购商的摆布。

三、谈葡萄产后的贮藏保鲜问题

晃教授说,贮藏保鲜和运输也是制约葡萄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国家葡萄还不能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冷链运输,这样就会影响到葡萄的质量。虽然个别地区也有冷链贮运设备,但普及率不高。产后保鲜贮藏是我们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要重点加强的工作。但这方面也涉及到我们的政策,因为这个需要能量,要电能,需要冷库、冷藏车、冷柜等,整体投资一般的农民投不起,只有政府或企业出面。我们现在主张葡萄用简易的贮藏方法,叫“节能型保鲜”,葡萄采下来以后首先预冷,在预冷库里预冷后进入贮藏库,然后再进入冷藏车。没有专门冷藏车时,可以先预冷以后用棉被覆盖起来,短距离运输到商店后就进入冷柜,这个成本低,农民容易接受。

四、谈葡萄的周年生产

晃无疾教授说,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我们国家葡萄科技创新的技术力量是很强的,可以说,我们现在全年都能生产出优质的新鲜葡萄产品,从技术上讲我们已经具备一年四季出产葡萄的技术。但在不同地区,山于气候状况、科技条件互不相同,葡萄采收上市的时间会有所不同,具体的生产方向就要结合当地实际,尤其要注意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和生产效益的高低,选择效益最好的葡萄上市供应时间,不要盲目发展周年葡萄生产。

2

五、谈到我国南北方葡萄生产的差异及优势劣势

晃无疾教授说,我国气候属于东亚季风区(冬干夏湿),和欧美葡萄产区的地中海气候(冬湿夏干)截然不同,因此在葡萄、葡萄酒加工管理上不能盲目照搬、机械模仿国外,一定要切合我国的实际。同时,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各地发展葡萄生产一定要贯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我国北方生产葡萄有它的优点,比如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葡萄品质优良等,但也应该注意其不足之处。

第一,北方冬季寒冷,严寒情况下葡萄的埋土防寒太费工,每年10月底葡萄就要下架,要埋土,枝蔓上要埋20—30 cm厚的土.来年清明节前后又要把土扒掉,既费工,又伤树,成本也高,而且这一挖还会加重冬春季沙尘暴。

第二,北方干旱缺水,尤其是冬、春干旱对葡萄前期生长影响很大。第三,北方雨热同季,北方雨水最多的时候是7 ,8 ,9月,这时正值葡萄生长成熟的时期,雨热同季会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而西北地区生长季节气候相对干燥,这又易发生白粉病、叶蝉等病虫害。另外还有土壤盐碱、晚霜、冰雹、暴雨、沙尘暴等对葡萄生产影响都很大。

晃教授特别强调说,北方个别地区最大的问题是思想观念陈旧,而南方农民敢投入、敢闯市场,而且创新能力强。虽然南方雨水多、光照不足,但是他们创新地用避雨栽培措施去补足。南方农民用肥料很讲究科学合理,比如重庆吴小平葡萄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日本都高,日本人看了都很佩服,他就是用生产食用菌后的菌包以及城市粪便发酵液加EM菌来改良土壤,成本很高,但效益也很高。近年来,吴小平葡萄一直卖50元一斤,但每斤成本就十几块。南方农民肯吃苦、拼着干,所以得到的回报就多,比如重庆、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虽然自然条件比北方差,但种出的葡萄品质非常好,效益也较高。

晃教授同时也强调,虽然南方农民敢于创新,但当前南方发展葡萄也必须慎重,尤其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要科学引导,要掌握市场动向,千万不要盲目发展,尤其是不要到水田里面去种葡萄。葡萄不喜欢水田,南方葡萄应坚持上山上坡。第二,一定要注意品种区域化。南方一个省和另一个省,一个省里面不同地方气候条件完全不同,山上山下、江南江北都不一样,品种怎么组合、用什么砧木一定要注意。第三,南方光照少,降雨多,病虫害重,一定要采用适合南方的栽培技术。一是高架,架面尽量高,形成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二是要稀植,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三是一定要严格控制产量,南方气温高、降雨多、口照少,这时候一定要严格控产,每亩产量控制在1 250一 1 500 kg以内,以提高葡萄果品质量;四是要高度重视葡萄质量安全,严格规定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规范,确保葡萄果品质量安全。

我国南北方各有优势和不足,要扬长避短,科学引导,彰显各地的地方特色。现在世界葡萄栽培的发展方向是“高、宽、稀、垂”,即架面要高,行间距要宽,种得要稀,副梢枝条要垂下来。我国葡萄生产现状,一是架面低,你去葡萄园看一看,相当多的地方葡萄结果部位低于60 cm,甚至紧靠地面。二是密,一亩地栽四五百株,行间距都小得不得了。国内最先进的地方一亩地只栽7株,每株产值1万元,亩产值7万元。日本还有一亩地只栽1株的,枝条长放,产量1 000 — 1 500 kg。一定要让农民知道,葡萄结果不是靠株数,而是靠结果母枝。所以“高、宽、稀、垂”是今后葡萄栽培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注意控制产量,我们认为一个地方的日照时数就是这个地方葡萄产量的最佳值,比如一年的日照时数是1 000小时,产量就控制在1 000 kg;新疆日照3 000小时以上,产量就可以高些;光合产物(糖分)是在太阳光下产生的,没有那么多的阳光怎么能制造那么多的光合产物,任何东西都是能量转换的结果。

六、谈近年来北方葡萄叶片黄化问题

晃无疾教授说,叶片黄化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壤缺乏有机质,良好的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3%以上,而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1%以下,有机质缺乏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铁转换为三价铁,三价铁植物不能吸收,从而导致缺铁性黄化严重发生,尤其是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葡萄黄化现象逐年加重,原因就是土壤盐碱化造成的缺铁性黄化。

第二,这儿年农村滥用化肥现象严重,超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结构恶化,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这些对根系伤害很厉害,使根系对铁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变弱了。除了缺铁性黄化以外,还有缺镁性黄化、缺氮以及干旱性黄化,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土壤有机质的贫乏和土壤盐碱化以及土壤荒漠化的加重。

七、谈科学发展葡萄产业

晃教授提出了不容忽视的社会因素。他说,现在农民急切需要新观念、新技术,但因种种原因造成科技普及推广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村急需能为农民服务的技术人才,但现有的能为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人员远远不够。个别地区一些水果生产户自己掌握了一些新技术,但忽视了带动周边农民,甚至进行技术保密。他伤感地说,我们这些年最大的缺失就是忽视了对人精神上的培养,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一些人的精神素质下降了,一切都是为了钱,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晃教授说:“我们1964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周总理和邓颖超参加全国大学生毕业欢送会,在会上,敬爱的周总理就说了六个字:‘劳动化、革命化’。我们大家激情澎湃,发誓坚决服从党的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时候,到新疆、西藏去,要写血书呢!而现在给青年人说这些,他们都笑呢,说你傻帽!时代不同了,人的思想变化太大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影响因素很多,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是最重要的.这个我们必须重视”。

八、谈葡萄销售问题

晃无疾教授说,葡萄销售是个很大的问题,卖葡萄比种葡萄更重要。早些年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所有果品都是统购统销,后来放开以后,农民都是单家单户,自找销路,社会的大需求和农民的小生产之间的矛盾很难解决,但是没有一个单位去认真管这个事情。葡萄是浆果,耐贮运能力较弱,要高度注重葡萄的产后贮藏保鲜以及销售网络建设。

第一是要通过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有技术规范、有产品标准、有品牌、有包装、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组织农民闯市场。

第二是要提倡农民和市场直接对接,和社区直接结合,比如这个乡和城市的那个区结合,他们需要了我们直接送过去,不经过中间环节。

第三是合作社直接和超市等大的连锁企业直接联系,保障农产品的销售。

第四是重视电商的应用。搞电子网络销售,我们在全国几个地方也已开始试点,但是葡萄是鲜果.它不像苹果放儿个月问题不大.搞电商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但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电商今后是个发展方向。云南宾川和阿里巴巴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陕西、甘肃、上海等地都在做,问题一定是可以解决的,但是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农业部十分重视培训农民开展农产品电子网络销售,已经办了多次专门培训,因为农民首先要熟悉互联网,掌握市场信息。同时与此相关的保鲜库、冷藏车等冷链建设都要跟上。近儿年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也很大,通过科学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能很好解决,而且近年来通过网络销售的葡萄产品数量也越来越大。

九、谈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问题

晃无疾教授强调,社会媒体发布农产品安全信息一定要慎重、求实,万万不可为了“抢头条”轻率报道。在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上,“科学合理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害处”。我们要正确对待果品使用调节剂的问题,我们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产生作用要有“靶器官”’,人身上没有植物的“靶器官”’,所以,我们合理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物的生长、促进果实膨大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调节剂在科学合理应用的情况下对人体没有害处,但是调节剂对葡萄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很大,盲目地使用会造成品质下降、成熟期推迟、树势衰弱,甚至还可以导致一些病害的发生。所以,我们认为对调节剂要严格地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个非常重要。现在全世界在葡萄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要大力宣传,主张不能滥用,要使用时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用。不过我们当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相关技术部门监管不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素质不高,他们一用就容易滥用,不断地加大剂量、不断地变换种类、不断地增加应用次数,结果造成了葡萄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障碍,这个问题确实严重,我们也呼吁,也办了无数次学习班,但是效果不明显。另外,我们的个别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个别科研人员,通过把调节剂调配一下,就叫什么“灵”、什么“宝”、什么“大”,拿去卖钱,这个问题一定要慎重。

老百姓从不认识调节剂到认识调节剂有一个过程。媒体有时候不了解,片面报道,搞得我们很被动。个别媒体为了争夺眼球,故意夸大一些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毒香蕉”“爆炸西瓜”“有毒草毒”等事件,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些事,媒体为了抢眼球捕风捉影,夸大事实,像草毒问题(“乙草胺事件”),今年给农民造成的损失非常非常大。所以,这个问题要真正解决,还有待于我们国家法制的加强和新闻出版界人士素质的提高。

十、谈葡萄加工产业的发展

晃无疾教授说,我国葡萄酒产业现在处境很艰难,不是我国加工技术和葡萄酒质量不行,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是政策原因,对国外葡萄酒进口放得太松,大量国外葡萄酒涌进中国。我们不应该对国外葡萄酒大开绿灯,因为我们国家的葡萄酒比较弱势,大量国外的葡萄酒进入中国对我们的葡萄酒产业发展不利。二是市场原因。我们国家现在有3万多家经销外国酒的企业,外国酒很便宜,几美元一瓶,拿回来就能卖几百块,再加上中国懂葡萄酒的人不多,只要看到是外国酒就买。所以,当前我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不像鲜食葡萄,因为鲜食葡萄运输成本高,国外鲜食葡萄无明显竞争优势,所以我们鲜食葡萄的国内市场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手里,但是葡萄酒我们却很被动。

晃教授说,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我们国产的葡萄酒质量也很好,和国外比并不差。这几十年我们的葡萄酒发展很快,一些好酒在国际上也很有份量。我们的“长城”“张裕”“王朝”和“威龙”等大品牌的葡萄酒绝对不会是假的,我们国家有一个很重要的葡萄酒国标是GB15037,是相当严格的。我们这些年整顿葡萄酒市场,大的葡萄酒企业质量是有保证的,前儿年有个别造假的企业,国家处理得很及时。但部分人对我国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就认为只要是国货就是假的,像咱们喝国产酒,40—50元一瓶的酒就很不错了,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干旱冷凉.葡萄品质很好.原料好.所以酒的质量也很好。

现在我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葡萄酒对我们的冲击。现在国际上葡萄酒是产大于销,国际上一年有200万一300万t剩余量,所有的生产国都把中国作为一个主要的出口对象,而且国外的葡萄管理水平很高,他们是一个人管儿百亩葡萄园,我们一个人管四五亩,所以国外的葡萄酒比我们便宜得多。而且我们现在给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零关税,进口葡萄酒产业不断地增加。假如继续这样,我们国家葡萄酒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和欧美葡萄酒生产国家比,我们竞争力不强,这样做等于是绵羊在与狼共舞。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调整国家政策,要适当调控葡萄酒进口,开放市场和保护我们民族品牌并不矛盾。其次要提高我们民族的自尊心。现在国内的所有葡萄酒企业都很困难,中国是一个酒的消费大国,但主要是啤酒和白酒,中国人会喝葡萄酒的很少。我们国家西部的酒非常不错,比如宁夏、甘肃、新疆等地的葡萄酒,和国际上的大品牌相比毫不逊色,但是我们一些人崇洋媚外,同样的东西买外国的,汽车买外国的,民航吃机儿乎全是外国的,买衣服买包都要外国的。

最悲哀的地方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东西缺乏信心,不一定国产的就不好,树立民族的自尊心是十分重要的事,一个民族没有自尊心、没有信仰,这个民族就很危险,我们现在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晃教授说:“我搞了50多年葡萄了,现在发展葡萄的问题不是技术,技术上我们充满信心。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精神素质,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十一、谈目前葡萄产业中存在高价水果现象

11、比如重庆、深圳等地有些果园的葡萄卖100元一串!这是否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类似这种把水果作为奢侈品销售的情况是否正常?晃教授说,现在葡萄产品消费分为儿种类型,第一类是大众群体,我们主要面向大众,要物美价廉、安全优质,一般的果品,合适的价格是10-20元/kg左右,这个价格一般比较容易接受。第二类是观光园,观光园自选自采,价格30—80元/kg不等。第三种涉及到高档精致消费,现在有一部分人收入很高,他们消费时认为只要东西好,不在乎价钱高低,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我们对果园进行精细管理,严格限制产量,成为高档产品。这个并不奇怪,现在200元/kg的樱桃、蓝莓有的是,1 kg牛肉上千块钱也有人吃,所以我们要照顾到不同消费层次的人,但重点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生产上也应分类生产、分类消费。根据当地的消费群体,来确定生产方向。同时晃教授也强调指出,现在葡萄生产成本不断增高,一个农村劳力,一天的工资已高达100元以上,一亩葡萄园每年需要40—45个工,加上农药、肥料等,每亩年投资已相当高了.这个消费者也要理解

谈到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下去,晃教授认为,这就牵扯到风险防控问题。我们讲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很难说就不能持续发展,就比如说股票,你说股票能不能发展?照样发展了。确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时,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如果在贫困的地方搞100元一斤的水果,那谁买?人家吃肉也不愿意吃葡萄。但是在大城市周围,消费群体本身消费水平高,他就需要精品,现在我们国家一部分人认为买了高档高价的产品才显得有身份。

谈到把水果作为奢侈品来满足虚荣心,这是不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时,晃无疾教授说:“这个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我绝对不会去考虑买什么小汽车,因为我就没有那个经济条件,我坐公共汽车,坐地铁就很好;但是年轻人就要买个小车,还要买个进口车,有些有钱人还要买跑车,对不对?这个不奇怪,消费层次的不断分化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这是个正常现象”。

十二、坚定信心,强我中华

晃无疾教授说,经过我们30多年的奋斗,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葡萄产量第一大国,但还不是葡萄生产强国。在世界上,一方面我们的外贸量很少,我们的出口量连国际贸易量的1%都不到,和智利比相差很远。智利的葡萄出口量是中国的10倍,我们甚至连土耳其都比不过。原因有硬件上的也有软件上的,实际上我们的葡萄质量并不差,国外进口的葡萄你看着好,主要是因为他们筛选很严格,他们挂在树上的不一定都很好,但是一旦上市他们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包装好,有著名的品牌。我们葡萄产后处理不到位,包装不规范,而且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没有一个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品牌。另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长,我们生产成本不断升高,低成本的竞争力没有了,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增值,我们的价格优势会不断也减弱了。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国际上葡萄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产业,我们是亚洲最大的葡萄、葡萄酒生产国,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潜力最大的葡萄、葡萄酒市场,我国葡萄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有建设世界葡萄、葡萄酒强国的雄心壮志!今后我们主要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我们要努力提高葡萄产品(葡萄、葡萄酒、葡萄干)质量,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葡萄产品品牌。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提高我们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中国现在是一个葡萄发展很快的国家,我们的鲜食葡萄、葡萄酒、葡萄干质量很好,并不亚于国外。

第三,我们要建立稳定的国内、国际销售网络。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建立顺畅的葡萄贸易流通渠道,搞好国内市场的流通,拓宽国际贸易的渠道,这儿年在东盟博览会、欧亚博览会上,我们就大力宣传我们的葡萄产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们宣传工作的加强,我们的葡萄出口量会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一葡萄生产大国。所以,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努力、拼搏,做大做强我们中国葡萄产业一定会大有希望。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读醉】赞成被转载媒体的内容和立场。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