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云开贺兰——致贺兰山下的葡萄酒匠人

距离贺兰追梦之旅已过去三天,直到此刻,内心依然躁动,难以入眠。闭上双眼,那满满的绿色,是贺兰山下的葡萄园,镶嵌在灰黄的大地和蔚蓝的天际之间,点缀其中的紫色珍宝,…

距离贺兰追梦之旅已过去三天,直到此刻,内心依然躁动,难以入眠。闭上双眼,那满满的绿色,是贺兰山下的葡萄园,镶嵌在灰黄的大地和蔚蓝的天际之间,点缀其中的紫色珍宝,则是贺兰人带着醇香的梦想,这一杯,是梦想、是精神、是情怀、是传承。而我,已然爱上了这片土地……

1

梦想篇——

博纳佰馥

“有数不清的中国富豪有着酿造中国最好且最贵葡萄酒的梦想。”——简希丝·罗宾逊

在中国做酒庄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要有钱,这样才能买到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植株,在最好的土地上修建最好的酒窖。当然,对于简阿姨笔下的中国富豪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若不是富豪呢?可以做好酒嘛?

早在前往贺兰山之前,便对博纳佰馥有了深深的好奇,“80后海归硕士酒农”“中国最小的精品酒庄”“最具诚意的中国酒庄”…庄主彭帅、孙淼不是富豪,与我同龄。所以,我要去看看…

穿过一扇老旧的铁门,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尚显稚嫩的葡萄园,一个简易的院子,一辆沾满泥泞的拖拉机,彭帅就在那里…西装革履的海归硕士?不,只是一副朴实的酒农模样。

埋在地下的石头酒窖,是这里最好的建筑,也是酒庄招待客人的地方。厚实的酒瓶包裹着13年的“佰馥”,贴着墙,堆成一片,这是我们将会要尝到的味道…“你们的酒怎么就能做出这样的香气呢?”银色高地的高源女士问。“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正常酿。”彭帅答道。

或者正如庄主夫妇所言,“做酒的本质在于与自然的相处,与自己的平静和梦想相处。”修剪、引缚、抹芽、埋土…如此,便做出了梦想的味道…

精神篇——

银色高地

第一次见到高源女士,是在博纳佰馥的酒窖,她穿着一件蓝粉色的毛衣,对彭帅说:“今天过来学习下,取取经。”。第二次见到高源,是在贺兰山下的种植基地,一身工装,在巨大的酿酒罐间往来匆匆。第三次见到高源是在银川市区里的银色高地老屋,屋前有一棵枣树…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早上,我躲在屋子地下的酒窖里,塞了满嘴的鲜枣,香甜、爽脆…而高源姐在草草用过早餐后便赶回了种植基地…

老屋里的那个酒窖,仅有着八个橡木桶和一小面用于瓶陈的墙壁,所以,这便是在国际上都具有偌大名气的银色高地么?这个酒窖的感觉是,很便宜…哪怕前一天在种植基地看到的新酒窖,也是简单的水泥架子水泥地面,没有任何的装饰…钱都用哪去了呢?在新酒窖的不远处,有着一排排以色列进口的滴灌设备,布满了整个葡萄园…

那一天,屋外的雨还在继续的下着,狂风吹掉了满树的枣子,屋内的我们托着酒杯,听着高林老爷子讲述“昂首天歌”的故事…此刻,我的思绪早已飘到了贺兰山下的种植基地,不知道那里,正在发生着什么…

观兰酒庄

这里,是一片荒野,有着”金山“这样一个美丽名字的荒野;抬头,是仿佛伸手可触的贺兰山,低头,是大块的石头和干燥的沙子;这里,是观兰酒庄。

“整地的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这几座山都是从地里筛出的石头堆出来的,整好的部分已经种上了葡萄,这边处于贺兰山的风带上,前几天风大,葡萄也都给吹倒了…”带我们参观的人是廖祖宋,这片荒野的开拓者。

那一刻的心情难以言喻,我也无法想象这片荒芜的土地整个变成葡萄园后的模样…临走的时候,我对廖祖宋说:“真的很期待你们家酒做出来之后的表现。”“我也很期待…”他说。我俯身抓了一把土,细碎的沙子从指间轻轻的划过,留下了一块被太阳晒得滚烫的贺兰石。专注、火热、执着…这便是贺兰山下酿酒者的精神…

情怀篇——

志辉源石

“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史记·大宛列传》

葡萄酒,一直以来都被国人作为舶来品而存在,但是实际上自汉使张骞将葡萄酒引入中国以来,已有2000余年,远早于今天的大部分旧世界国家。

提起酒庄的模样,城堡、塔楼、雕像,这是人们印象中的欧式酒庄。那么,有着同样悠久葡萄酒历史的中国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风格的酒庄呢?

当然可以有,志辉源石便是。这是一个完全用石头修建而成的酒庄,无论是草木沙石,还是桌椅陈列,皆有着各自的风水格局,遵循着中式园林的美感和规则。能够建造出这样一个酒庄的人,到底该有着怎样的情怀?

我很疑惑,直到,见到了袁辉庄主…“很多的中国酒庄都按照欧式的风格进行修建,其实都只是形而已,一个罗马柱,一个尖顶,尺寸多少,材料用什么都有着自己的意义,真的有多少人去研究过呢?欧洲的这些我是不懂,但是中国的传统我懂,以台阶为例,分成三六九等,该建成什么样,用几级台阶都是有规制的…我们要做的,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酒庄,中国人自己的酒,在这片土地上,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西方的东西可以借鉴,但要根据我们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是的,这天,我喝到了中国人自己的酒。不同于波尔多细腻优雅的感觉,也不同于美国纳帕强劲丰厚的味道;这是一位翩翩青年,略显柔弱,却充满着东方的韵律,他是贺兰山下的“山之子”…扬手举杯,一饮而尽,这一杯,是情怀。

传承篇——

贺兰晴雪

60岁的我该是什么样子?在做些什么?养花,钓鱼,以待退休?或者偶尔回忆一生,将几十年来的所思所愿所得,传承后人。

2005年,贺兰晴雪酒庄开始建设,作为创始人之一的王奉玉老爷子已年过60,他是贺兰山东麓第一代的开拓者。十年后,贺兰晴雪早已建成,王老爷子的女儿(王方)有了属于自己的酒庄(迦南美地),孙子(王兆阳)正在博纳佰馥跟彭帅一起开垦,我们来到了贺兰,见到了他…

从贺兰晴雪到迦南美地,从酿酒车间到地下酒窖,从“加贝兰”到“小马驹”,这里的一切都像是他的孩子,开拓时期的种种艰辛,到了此刻都已变成了温暖的记忆,Decanter(品醇客)的大奖,简希丝?罗宾逊的赞誉都化作了满眼的自豪的情绪。

或许,这就是中国家族式精品酒庄的传承,承载着贺兰山第一代开拓者的风骨和信仰。

迦南美地酒庄

临走的时候,王老爷子带着半开玩笑的语气跟我们说:“现在啊,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孙子,你们回去了也帮忙留意一下,有合适的孙媳妇人选呢就帮忙介绍一下…”好,我会记得的,下次过来的时候一起参谋下。”

贺兰,渐渐远去…此刻的重庆已是夜深时分,窗外透着草木气息的微湿空气,轻柔的划过鼻尖,又是一夜的雨。

内心的躁动早已平息,另一种强烈的情绪却不断涌出,如果说人这一生需要做点什么,让这梦想,这精神,这情怀得以传承,我想,我已然找到了方向…中国的葡萄酒事业正如同贺兰山下那划开云层的阳光,绽放着,恢宏着,温暖着…

贺兰,我会回来。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读醉】赞成被转载媒体的内容和立场。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