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贝丹德梭在中国 I:贺兰山东麓走访纪实(二)

走访记录:气温继续回升,可是天气却不如昨日那样清透,打了一层柔光的贺兰山,不见了“贺兰晴雪”。有了头一天的高强度拉练经验,邓师傅车上多了几听红牛。 蒲尚酒庄 今…

走访记录:气温继续回升,可是天气却不如昨日那样清透,打了一层柔光的贺兰山,不见了“贺兰晴雪”。有了头一天的高强度拉练经验,邓师傅车上多了几听红牛。

蒲尚酒庄

今天首站是家族式酒庄——蒲尚。车子开进一条满是槐花香的小路,邓师傅正犹豫不定从哪个岔口进时,一个电话进来说已经看到我们了,我们诚惶诚恐以为被酒庄高级探头拍到了,结果,酿酒师姜靖他们已经在前面的拐角处向我们招手了。

1

3

酒庄透着农家乐朴实的幸福劲儿:大棚里自给自足的蔬菜,闲庭信步的溜达鸡。蒲尚的葡萄园同样采用有机种植,隔壁是一家养鸡场,我们想起昨天迦南美地的庄主王方的金句,“鸡屎资源珍贵啊”,不由夸赞酒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谁知道酒庄销售经理说这满是鸡屎的空气是最让他们头疼。看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2

在酒窖品鉴,我们品鉴桶酒,单一品种马瑟兰表现不错。酿酒师姜靖神秘地请老马尝尝她采用特殊工艺酿造的另一款酒, 老马说是晾干葡萄, 模仿意大利北部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的酿造手法。Bingo,老马又猜对了。
4

志辉源石

志辉源石没有参加北京品鉴,所以未在此次拜访名单上,但由于离蒲尚实在太近,邓师傅临时灵机一动拐去志辉源石,顺便让老马看看宁夏产区造价最高的酒庄。

5

果不其然,这是一家极具视觉震撼力的中式酒庄。酒窖墙厚近两米,天然恒温,更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是,酒庄墙上的石砖纹理竟是人工一点点凿出来的,那叫一个直。

6

忽来访客,酒庄人员迅速行动,带领我们参观酒庄,并准备多款样酒请我们品鉴。我们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因为在北京品鉴会没有收到志辉源石的酒品,还曾为之遗憾呢,包括贝丹和德梭两位酒评家还追问:那个漂亮石头建筑家的酒质不错哇,怎么没见到。酒庄团队也直抒胸臆,他们当时递交了样酒,还一直郁闷为啥没选上,开了好几次技术会分析原因,现在终于搞清了这是个乌龙。品鉴结果按下不表,此次参观收获颇丰。

7

不知不觉已正午,胃已经扭曲到了极限(大家早起赶路,牺牲早饭换睡眠,四个人三罐红牛撑了一上午)。昨晚和高源约好的BBQ,我们来了!!!

银色高地

在银色高地的老园子里,我们得到了高源一家人的超规模接待。一条名叫可乐的小狗(高源女儿小Emma的狗狗)尤为激动,不停地在我们身边摇尾巴。

8

此时我们已经饿疯了,也顾不上见外,加上阿姨的拌菜水准和高源先生的烤肉水准实在太赞,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锁定在盘子里的佳肴,只有老马孤身一人专注尝酒做笔记。邓师傅还不忘解嘲:“你们都可以饿,但我必须吃饱,我不吃饱,你们都别想走。”这架势吓倒了在高源家拍摄葡萄酒纪录片的法国团队(他们拍摄的主题是在法国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法国人)。经过观察,他们对老马的工作很感兴趣,在获知老马的专业背景后,便决定跟拍老马,尽管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当晚就需赶飞机回北京。

9

于是我们带上这个偶遇的激情昂扬的法国纪录片拍摄团队奔向下一站:夏桐酒庄(Chandon)。

10

夏桐酒庄

由于临时收编了法国队伍,我们在路上耽误了一段时间,到夏桐时夏工已在园里等候我们多时了。见到我们的阵仗着实被吓了一跳。为了配合法国团队的拍摄 ,我们自觉闪到十米开外,只能远远地望着老马和夏工交流,拍了一路的“马屁股”。

11

夏桐的内部管理严谨有序,随处可见车间内的工具被分门别类地停放在各自的黄线格内,细节处见真章,还有高大上的酿酒设备。

12

尝到了夏桐的两款起泡酒 ,大家都觉得品质过硬,价格公道,值得在国内市场大力推广。

13
15

圣路易·丁

来之前总爱把法塞特和圣路易·丁弄混,其实法塞特是圣路易·丁酒庄的一个品牌。酒庄无论种植还是酿造皆是满堂红,只出品干红葡萄酒,什么干白、桃红、甜白统统不做,绝对称得上专一。此外,圣路易.丁酒庄在贺兰山山洞里还有4000多平方米的酒窖,卧着400多支橡木桶和已经装瓶的成品。

16

在宁夏这几天,我们经历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吐酒桶,没底儿的、陶钵的、冰桶客串的……在圣路易·丁,我们终于使用了上了久违的、高大上不锈钢沙漏吐酒桶。

17

在酒庄的酒窖里,我们品鉴了多款桶酒和罐酒,酒庄晚采收风格的酒款令人印象深刻。三款酒表现出色:

2013年赤霞珠,表现出了炎热的年份里难得的清新,老马赶紧建议今年下半年就出桶;2013年蛇龙珠,果实成熟度高,品种典型性突出,香气与口感都很干净;2013年梅乐,讨喜的香草香气,果实成熟度与单宁配合得的很好。老马建议桶酒和罐酒混合一下效果会更好。

18

类人首酒庄

类人首,一个以太阳神图腾为标志与精神的酒庄,纯正的酒红色建筑色格外醒目。

19

此次接待我们的是类人首酿酒师吴工。吴工手巧,自己弄了许多科技发明,而且都已作为成品投入使用了。

20

类人首以颜色、与符号代替专业的品种命名,方便了消费者也清晰了酒庄整个产品线。品鉴中我们发现了之前几家酒庄出现的同样问题,即橡木桶的使用有些过度,这需要引起产区酿酒人的注意。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读醉】赞成被转载媒体的内容和立场。文字及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的处理。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